当前位置:首页 >> 全市动态 >> 稿件
上海警方推进春季战役严打电信网络诈骗
来源:上海法治声音   2025年5月23日 09:45

  自3月下旬“砺剑2025”春季战役以来,上海警方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深化“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紧盯虚假投资、冒充客服、虚假购物等电信网络诈骗多发类案和新型手法,分析梳理高风险涉诈线索,组织全市公安刑侦部门波次开展“小切口”集中行动,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2400余名,有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黑灰产犯罪,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势头,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近期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打防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本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前3位的分别是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和虚假购物诈骗。在发案最多的虚假投资理财诈骗中,以下4种诈骗手法较为突出:一是仿冒正规平台。诈骗分子制作虚假APP或网站后,利用社交群、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下载链接,诱导受害人进入山寨平台投资。二是建立情感信任。诈骗分子在婚恋网站、社交APP伪装成功人士,以恋爱交友为由,与受害人建立恋爱关系后诱导投资虚假项目。三是小额返利诱导。诈骗分子虚构短期投资项目,引诱受害人投资,初期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诱导加大投入后续卷款消失。四是保本高息诱骗。以“稳赚不赔”“高年化收益”为噱头,虚构债券、股票、贵金属等投资概念,通过虚假宣传吸引受害人。这类诈骗常承诺年化收益率超过20%,远超正常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冒充客服诈骗在老年群体中持续多发,受害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下列2种诈骗手法最为突出:一是以退款理赔为由实施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物流或客服,谎称商品质量问题或快递丢失,诱导下载会议软件开启共享屏幕,通过伪造理赔链接实施诈骗。二是以账户管理为由实施诈骗。诈骗分子声称误将用户升级为VIP会员,以“自动扣费”等理由,诱导受害人共享屏幕,支付手续费。事实上,此类手法系前期“微信百万保障”骗术的变种,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诈骗分子会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后,再进行操作转账。此外,在资金端转账洗钱方面,随着“断卡”行动的不断深入,打击“涉诈银行卡”效果明显,相较于以往通过银行卡多级拆分转移涉诈资金的方式,当前线下取现的洗钱方式更为多发,如利用专人上门、快递、网约车等形式,转运受害人手中的现金、黄金以及购物卡等高价值物品。近期从静安警方侦破的一起“传统刷单话术+新型‘埋包’转赃”案件发现,随着“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打击力度和宣防力度不断加大,部分诈骗分子还想出了远程操控受害人将现金、黄金埋入指定地点,再遥控专人进行取现的转赃手法。紧盯新动向精准小切口打击

  对此,上海警方始终紧盯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违法犯罪新动向,通过对涉诈多发类案引流端、资金端的系统分析,研究梳理出1700余条高风险涉诈线索,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据此牵头全市公安刑侦部门自主开展“小切口”集中清查整治行动,累计抓获开卡、收贩卡、电话引流、线下取现等涉诈黑灰产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取得阶段性成效。5月初,刑侦总队在侦办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过程中,对盗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电话卡的可疑情况开展反查,针对性组织“小切口”行动,通过循线深挖、集中收网,成功打掉一个涉及开卡、地推、收卡、接码等多个环节,通过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违规办理电话卡的涉诈黑灰产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查证涉案电话号码1.3万余个、接码短信35万余条。经查,犯罪嫌疑人董某曾在银行、通讯运营商等公司工作,对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开卡业务均较为熟悉。辞职后,便与诈骗分子相勾连,伙同他人成立劳务分包公司,专门从事银行、通讯运营商外包的“地推”服务,在获取了大量个人信息后,又违规办理、贩卖电话卡给境外诈骗团伙,从中牟取非法利益。其中,不乏有一些学生和老年群体受骗上当被利用,充当了电信网络诈骗工具人。针对学生群体,该团伙通过招募学生兼职拉人头的方式,许诺其只要拉够一定数量需要办理储蓄卡、信用卡的同学前往咨询,就可以获取200到300元不等的好处费、人头费。一旦有人咨询,犯罪嫌疑人以办理信用卡、储蓄卡送礼品、现金返利为诱饵,吸引学生办卡。在办卡时,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身份和人脸信息,违规办理电话卡。针对老年群体,该团伙在各大菜场、商场等地,以开户后三个月即销户、开户即赠送大米、鸡蛋等为诱饵,诱骗前来领取免费赠品的老年人开办新入网手机卡,随后将这些已通过身份证实名认证的手机卡非法截留。同时,经关联浦东警方前期查证情况,发现该团伙在非法获取这些电话卡后,会安排专人将这些电话卡插入“猫池”来接收验证码,再将验证码转发给境外诈骗团伙,注册短视频、购物、交友软件等平台账户,为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便利。目前,1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在这起案件中,市民群众不难发现,这些非法获取的手机卡及其服务密码被诈骗分子利用后,将会为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也会使网络环境充斥大量虚假账号和恶意行为,影响互联网企业正常运营,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对此,上海警方提示,每个人都是保护个人信息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信息保护习惯,涉及身份验证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轻易泄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也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切勿为了蝇头小利,成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同时,也提醒各大公司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法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各方合力保护数据与隐私安全。下步,上海警方将继续结合“砺剑2025”春季战役,不间断发起集群战役和“小切口”行动,集中力量重点打击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以及关键突出犯罪环节,坚决斩断涉诈黑灰产链条,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同时,坚持打防并举,进一步完善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持续开展反诈宣传,强化技术反制能力,全面增强人民群众识诈防诈“免疫能力”。典型案例

  冒充老中医在线问诊高价卖药上海警方侦破一起网络诈骗案自称中医世家传人,在线问诊即可识别病因,独家秘方保证药到病除,最终“一人一方”高价买到的不过是普通常见抑菌膏药。日前,上海警方在“春季战役”中成功捣毁一个冒充老中医线上诊疗网络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额超100万元。今年4月,市民唐女士向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报案,称其在家中上网时看到一条治疗皮肤病的广告,讲述了不少患有严重皮肤病的人经过某知名老中医治疗后痊愈的案例。唐女士因身患皮肤病,遂被其中成功案例吸引并留下联系方式。不久后,一位自称该知名老中医、某省中医世家传承人的男子与唐女士取得联系,并让唐女士发送患处照片,为其开展“在线问诊”,经过一番看似专业的分析诊断,该男子最终向唐女士推荐使用所谓“独家秘方”产品。唐女士信以为真,便支付了2000余元购买了一个疗程,但收到的药品包装十分粗糙,且用药后也未见起效,遂怀疑被骗。接报后,青浦警方发现所谓的“独家秘方”产品实际上就是普通抑菌膏药,在网上仅需百余元即可买到,同时也未核实到该所谓知名中医的相关信息,遂判断这是一起网络诈骗案,即组织警力组成专案组开展立案侦查。经过综合分析研判,警方很快锁定了一个盘踞在外省市的诈骗团伙。5月上旬,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青浦警方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捣毁了以蒋某、卫某为首的诈骗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3名。经查,犯罪嫌疑人蒋某、卫某2人在无相关医疗资质的情况下,在各大网络平台投放引流广告,冒充知名中医、以虚假成功治愈案例吸引皮肤病患者求诊。之后,聘用刘某、关某等11人作为客服,点对点添加这些患者后冒充知名中医本人进行“在线问诊”。在患者发送了患处照片之后,刘某等人便会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固定话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所谓“专业解读”,并宣传虚构的所谓成功案例,以此获取患者信任,最终目的都是以“一人一方”“独家秘方”等噱头诱骗患者购买1000元至2700元不同价位的治疗药品。而这些所谓“独家秘方”高价药品,实际是团伙从网上购入的普通抑菌膏药,成本不足售价的十分之一,且所有患者都是使用同样的药品,根本不存在所谓 “一人一方”。在诱骗患者下单后,犯罪团伙便会通知之前联系好的供货商,由供货商直接发货给患者。同时,团伙会向患者谎称所有药品都会先发送至第三方进行鉴定后再发给患者,以此避免患者对异地发货的质疑。目前,犯罪嫌疑人蒋某、卫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青浦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他犯罪嫌疑人已被青浦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杨牒舒飞,男,35岁,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二支队民警,从事反诈工作8年来,始终深耕在接警劝阻工作一线,不断淬炼自身本领,逐步成长为反诈劝阻骨干。截至目前,累计劝阻潜在被害人7000余人次,直接挽回被骗群众损失超过1亿元,曾在96110刚开通时,就通过电话成功劝阻一在沪外资企业负责人,帮助其及时识破骗局,避免了300余万美金损失。该起案例也是上海反诈中心成立以来,成功劝阻金额最大的一起。

  反诈民警杨牒舒飞发言提纲我是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二支队民警杨牒舒飞,很荣幸有机会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上海反诈中心案件接报处置的工作情况。近年来,上海反诈中心不断完善健全“接警即止付”快速反应机制,将止付措施提前至接警环节,一旦接到被害人电话后,就同步开展被骗资金追查和紧急止付工作。今年以来,上海反诈中心累计成功止付1000余次,直接挽回被骗资金3900余万元。一是以快制快,紧急拦截涉诈资金流出。我所在的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案件接报处置平台实行7×24小时工作制,主要负责接听处置全市涉诈类报警电话,目前日均110三方通话警情已经超过400通。在接到此类警情时,我们会第一时间对市民群众遭遇诈骗的情况进行甄别,如果群众遭受诈骗,我们便会向群众确认是否有财产损失,如果没有财产损失,我们会对群众所遭遇的诈骗手法进行宣防教育,同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案,开展下一步的研判分析工作。如果有财产损失,我们立马就会进入到“战斗姿态”,与诈骗分子争分夺秒,一边引导受骗人快速找到并准确地提供涉诈银行卡号,一边对涉诈银行账户开展紧急止付,抢在骗子将钱转走之前,把涉诈账户冻结,尽全力让涉诈资金转不出去,以此来挽回受骗群众的经济损失。二是耐心引导,全面梳理涉诈关键信息。紧急止付的关键在于第一时间掌握涉诈银行账户信息,方便我们开展逐级查询、止付、冻结全量下级涉诈账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并且耐心细致地引导被害人提供涉诈账户信息。五一期间,我们值班组接到市民甘女士报警,有人打电话称其开通了抖音会员,每月会自动扣费,如果不想扣费,可以在客服的指导下取消会员,一步步诱导甘女士通过给他们指定的账户转账的方式来取消,在不到2小时里,陆续进行了5次大额转账。当时,我们接到报警电话后,就立即判断出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抖音客服的诈骗案件,于是第一时间询问甘女士的转账方式、对方银行卡号、转账金额等重要信息,引导甘女士提供给我们用于紧急止付的关键要素。最终通过26分钟的努力,成功拦截了77万余元被骗钱款。同样在上周,市民张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的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屏幕共享,查看张女士手机中收到的验证码进行转账操作,张女士收到银行卡扣款30万元信息时,才感觉到问题,于是前往附近的银行进行核实,并拨打110电话报警求助。因张女士年龄较大,无法描述出具体的转账账户,我们立即让张女士将电话交给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梳理出了涉诈账户。通过警银合作,在5分钟内就全额拦住被骗的30万元。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如果发现自己被骗了,请不要惊慌,保持镇定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为止付挽损换来最大的可能性。一是停止转账,与诈骗分子断联。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给对方转账,并立刻挂断电话、停止共享屏幕、退出可疑群聊,切断与诈骗分子的所有联系。若诈骗分子威胁“不配合就影响征信”,请不要相信,这都是诈骗分子的话术。二是以最快速度拨打110报警。警方会帮你对相关账户进行紧急止付,及时拦截,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三是梳理收集相关证据。确保向警方提供准确、完整的涉诈银行卡号及诈骗分子的账户姓名,方便我们尽快拦截被骗资金。同时,保留好与骗子的通联记录,比如涉诈电话号码、聊天记录,以及涉诈网站APP等线索,然后尽快前往就近的派出所报案,为后续案件侦办提供方向。四是及时挂失银行卡。如果有向骗子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或者出现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钱没了,要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挂失银行卡,避免诈骗分子通过后台操作继续进行转账,遭受更大损失。如果说不清转账情况的也不要着急,请根据我们接线员的问题进行回答,或者让身边的家人朋友帮忙梳理转账情况,切忌与诈骗分子继续联系,不要对诈骗分子所谓的“返现”抱有幻想。最后,我借此机会说一句心里话,希望大家都是反诈的参与者,而不是电诈的受害者。

 
中共奉贤区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承办方: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