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引领 >> 稿件
典型引领 丨 志在平安 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者——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南桥派出所所长 姚志平
  2025年4月22日 09:07

  WDCM上传图片

个人简介:从打击破案的业务骨干,转型“派出所主防”综合治理,他总在不断突破自我,践行探索创建“平安奉贤”新路径,率先施行“司法所常驻派出所调解” “五大社会组织平安联盟”“全量警情回访”“依法管房以房管人”等警务新模式,他就是本市唯一带领2家派出所荣获两届新时代上海公安机关“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所长)”称号的姚志平。

  他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牵挂着百姓的欢喜乐和忧愁,从警20年,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嘉奖12次,曾获评公安部清剿火患先进个人、上海市公安局优秀党务工作者、奉贤区政法系统“十大贤城卫士”等各级荣誉称号。

  深入基层寻找答案

  2005年,姚志平从警校毕业,第一个岗位就是派出所民警。他还记得师傅当年的教导,“要当好派出所民警,就一定要走群众路线,遇到问题很正常,答案都在基层。多沉下去和群众聊聊,自然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此后的20年中,姚志平有19年扎根一线基层派出所,躬身为民、夙夜在公,始终将师傅的教导牢记于心。

  2019年,姚志平成为奉贤区柘林镇派出所所长。柘林镇的特点是地广人稀,以农村为主。

  在姚志平的发动下,柘林镇成立了一支70多人的“蓝马甲”平安志愿者队伍,这些退休老人、居民成了派出所民警的好帮手。平时走街串巷,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帮助民警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将危险消除在萌芽阶段,就是“蓝马甲”最大的作用。

  柘林镇派出所采取的“群防群治”路线很快取得实效。2019年柘林镇警情同比下降40%,考核也名列前茅,荣获上海“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

  案事件回访“样样明”

  拥有16名民警的柘林派出所,辖区面积20余平方公里,有企事业单位近600家,城镇与农村交织,即使把全所警力都撒到辖区里,也时常捉襟见肘。为寻求破解之道,姚志平主动在思维理念上“破冰”,在方法路径上“求变”,在2020年就思考创建“全量警情回访”这一警务工作模式。以警情牵引警务工作,由警务工作解决社会管理问题,从而达到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效果。

  实践中,在全量警情回访模块线上录入基础上,进一步围绕辖区报警类案件、治安类纠纷、民间纠纷等重点案事件,登记制作纸质《案事件回访表》,安排责任民警及时跟进回访,依托“所长-副所长-警务队长”三级审批制度,将每起警情闭环的明明白白,同类案件遏制的实实在在,矛盾纠纷化解的彻彻底底,形成全过程可管理、全环节可回溯的警情处置监督模式。全所民警立足本职岗位,自上而下真正担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任。

  任期内,辖区发了多少案、发了什么案、重复接报的原因、处理进展如何……姚志平心底如明镜一般。因矛盾纠纷未及时化解而产生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出现,因案件、矛盾纠纷处置不力而导致的上访情况零发生。

  2022年5月,柘林派出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

  依靠法律有所作为

  2022年7月27日,姚志平被调到奉贤南桥镇派出所担任所长。和柘林镇相比,南桥镇的情况截然不同。作为奉贤区的中心镇,南桥镇的城市化程度更高,城区面积更大,人口更是翻了6倍(12.9万),以前在柘林所总结的经验未必能够全盘照搬。

  姚志平刚调来南桥所时,辖区江海经济园区中一片秩序较为混乱的出租房集中地带正戴着“市级治安重点整治区域”帽子。

  越是难办越要上,越是棘手越要抓,他上任仅一个多月后,这里就成功“摘帽”。

  当时重点整治区域的人口约2.3万人口,其中近2万人是外来务工人员,人员结构严重倒挂,且这部分人群主要聚居在经济工业园区与农村交接处的出租房,就像“小富士康”一样。那么多人和事非常琐碎,单靠派出所1位社区民警和2名人口协管员怎么管得过来?

  为此,他组建“平安租赁联盟”,将辖区房屋租赁公司、企业、工地、类住宅管理方51名责任人,以及出租3间房屋以上的167名“二房东”全量纳入联盟,制定每月例会制度,拿出《上海市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若干规定》《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指出出租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和用人企业的相应义务,明确违反规定将面临公安机关等执法单位的处罚。通过强化法律义务宣介告知,签订管理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让联盟成员树立起“谁家的孩子谁来抱”的责任意识。当民警以法律依据为准绳,再去动员房屋出租人加强出租房管理时,就事半功倍了。

  打造一个阵地,治安隐患排解“件件清”

  “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枫桥经验”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姚志平始终牢记。2022年底,他将“枫桥经验”基本精神与南桥派出所工作实际相结合,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创建物业、场所、商企、租赁、校园“五大平安联盟”,有效构建起“警社联动、警企协作、警校互动、警民融合”的社区警务团队新生态。

  “平安物业联盟”发动物业工作人员和其他群防群治力量开展隐患排查、纠纷化解、线索排查等工作,对表现突出人员,经专管小组审核后发放奖励基金,抓“激励”筑牢社区共治根基。“平安商企联盟”整合253名企业门岗、保卫干部、商铺经营主组成专职巡查队伍,开展交叉消防检查、落实盗窃防范宣传,抓“协同”强化街面动态防控。“平安场所联盟”每月召开联盟联系会议,对娱乐场所业主、从业人员通报近期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及典型案例,抓“自律”严格行业自治自管……2023年,南桥所小区、街面、场所内报警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5.9%、40.1%、73%,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同比下降15.36%,成绩在分局名列前茅。

  他之所以能够连续让两个派出所获得“枫桥”称号,经验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只有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个诉求,力求做到办事公道。这样群众才能够信赖派出所,把民警当成自家人,共同维护社会的平安有序。

  现在的南桥镇,派出所、居委会,以及商圈、工地都设有人民调解室。遇到重大矛盾纠纷还可通过“三所联动”搭建联动解纷平台,姚志平所长将“司法所入驻派出所调解”的工作经验与“三所联动+N”机制深度结合,凝聚定争止纷的最大合力,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前不久,一在建工地负责人为派出所送来了一面锦旗,特别感谢姚志平在参与调处一起工伤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所做的不懈努力。就连一同参与调处的司法所负责人也称赞,派出所在矛盾调处的过程中,将其所具有的“刚性”优势和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宣教引导“柔性”优势相结合,形成警调、访调、诉调相互支撑,成为助力基层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法宝”。

  据统计,去年以来,南桥派出所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28起,同比上升4.6%。在姚志平看来,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他将始终谨记从警时的誓言,当一名好警察,守一方百姓平安。

 
中共奉贤区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承办方: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