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引领 >> 稿件
奉贤区柘林镇织密“三张网”,推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奉贤区司法局   2025年2月21日 09:19

  WDCM上传图片

  找准“突破点”

  织细公共法律服务“便民网”

  优化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统筹全镇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律师、公证员等人才资源,吸纳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基层力量参与,打造线上线下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职能于一体的“窗口化”服务平台。

  拓宽平台服务功能。搭建“柘里守护者”解纷“一间室”集成平台,以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为“操作面”、公共法律服务站为“枢纽站”的布局架构,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公共法律服务。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开门办事”“便民答事”“说理调释”等工作方法,聚焦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推动工作重心下沉、服务关口前移、资源力量倾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新需求新期待。

  突出“关键点”

  织密为民服务“专业网”

  创新服务模式“试验田”。打造“一站一网一线”,以一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一网(12348上海法网)、一线(12348法律服务热线)的形式,采用前窗后室“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别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的工作模式。

  落实工作制度“硬抓手”。实行工作职能、工作流程、工作规则、工作标准“四公开”,做到挂牌标准、公示内容、工作流程统一规范。实行“坐班制”,派驻专职调解员、街镇法律顾问、辖区公安民警等各类专业力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

  配齐配强人才“软实力”。优化队伍配置,充实队伍力量,激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潜能,进一步发挥村居法律顾问在乡村治理中的专业优势,推动律师与村居“深融合、共成长”。

  紧抓“着力点”

  织牢矛盾纠纷化解“联动网”

  构建“多元共治”一张网。“三所一庭+”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是柘林镇公共法律服务站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通过构建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自发挥作用、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推动各类解纷力量发挥自身优势,促进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妥善调处。

  深化“四调对接”机制。健全完善各类便民利民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完善“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仲调对接”工作制度,推动“综合联动”,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

  实现科技赋能“三所一庭+”。研发“柘里守护者”APP,工作人员按照矛盾纠纷的性质、激化可能性和调处推进情况等进行过滤分流,指派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形成“一站受理、精准分流、纠纷调处、跟踪回访”的工作闭环和责任闭环。

 
中共奉贤区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
承办方:东方网